第六十一章 对答-《从北宋开始成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我等……毕竟已经老了,即使做好了螳臂当车为天下牺牲的准备,恐怕也难以扭转大势了啊……”

    公孙瓒从未见过包拯如此颓丧,就算是被官家不留情面的喝令他滚出汴梁时,这位希仁公的脸上仍然是笑嘻嘻的。

    他说对公孙瓒说:‘这东京天子脚下的百姓就已经很苦了,何况是外面那些州府中生活的百姓呢?我们出去走一走,看一看,为当地的百姓做一点实事,再回来改变这乌烟瘴气的朝堂也不迟。’

    五十岁的包拯仍然满怀朝气,如那日高登进士第时那般,发誓要改变这天下。

    公孙瓒回想起了他们远在扬州听闻了汴梁这边发生剧变,有仙人出世,祸乱朝纲社稷。

    甚至官家都被其蛊惑,危在累卵,生灵有倒悬之难,安稳不满百年的江山或将再起刀兵时。

    包拯是如此的满脸厌恶的注视着书信上的‘玉清太元长生仙尊’八个字,说了声:“先生,我们该回汴梁了,绝不能让这些方外之人,惑乱这来之不易的安稳日子!”

    随后就是日夜加急八百里,两人硬生生磨烂了双腿,就连随行的张龙赵虎、侍卫展昭也都是灰头土脸,好不容易奔行到了汴梁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从刘沆宰相那里取了封请柬,看了一场祭典仪式。

    希仁公就要彻底的放弃了对长生教的扼制之计?

    公孙瓒还欲再劝,包拯与他共事数十载,却是看出来了这位亦师亦友的属下心中所想,微微一笑就摆手堵住了公孙瓒接下来的话语。

    “公孙先生可曾想过,大宋朝立国之基是何物?”

    公孙瓒欲言又止,思维微微一滞,正待思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时却听到包拯自己说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古往今来,朝代更迭,所依仗之物莫不外区区一道信念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信…念?”

    公孙瓒咀嚼着这个词汇,感慨莫名。

    “不错,正是一道信念,一道能够让这天下更多人活下去,且活得更好的信念。”

    包拯负手而立,望着溪山之上数万人同时念诵祈福经文的场景,心神微震继续道:“五代十国,天下纷乱,乱世之中十室九空。谁能让麾下的百姓活得更好,谁就能拥有更强的兵员,谁能可以肆意攻伐周边小国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